Login  |  繁體中文
感謝您對「自由軟體鑄造場」的支持與愛護,十多年來「自由軟體鑄造場」受中央研究院支持,並在資訊科學研究所以及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現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原網站預計持續維運至 2021年底,網站內容基本上不會再更動。本網站由 Denny Huang 備份封存。
也紀念我們永遠的朋友 李士傑先生(Shih-Chieh Ilya Li)。
FOSS Forum

FOSS Forum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Hans Bakker: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5/3/why-large-companies-use-open-source-erp

大型企業會使用開放原始碼的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系統,其主要原因是便宜和方便客製化。

在許多的案例中,我們在為大型企業導入 ERP 系統時,總是會為了迎合企業的需求而客製化新的介面來使用;又因為與其他的商業系統連接,使得這接客製化的介面難以隨時隨地更新版本。另一個開源 ERP 被採用的重要理由是,你可以完全擁有這個 ERP 系統,包含它的原始程式碼,這個系統沒有任何地方是你無法掌握、或是受到軟體販售商的限制,而你可以更加自由地去導入這個軟體,無論是自己做、或是花錢請一個供應商來做。

2014 年 8 月的時候,「台灣駭客年會」的 HITCON 戰隊前往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世界級駭客競賽 DEFCON 22 CTF(搶旗攻防戰)並取得了世界第二的佳績,也爭相吸引媒體報導資安界的台灣之光。爾後 HITCON 戰隊也在各國的比賽中不斷奪下亮眼成績,今天我們要帶大家看的,並不只是錦上添花的成績報導,而是透過專訪得獎的 HITCON 戰隊隊長蔡政達 (Orange),希望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台灣的資安環境與資安人才的培育該怎麼更進一步?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Rich Bowen:https://opensource.com/life/14/12/mentoring-open-source-and-everywhere-else

我投入 Apache 網路伺服器的工作幾乎已經快 20 年。我寫過 9 本和 httpd 有關的書,參與發表的會議超過 50 個以上。我是 Apache 軟體基金會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的會員,我是理事會成員也是執行副總裁。我負責 ApacheCon,包括北美與歐洲,那是 Apache 軟體基金會的官方會議。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Robin Muilwijk:https://opensource.com/life/14/12/interview-shah-selbe-national-geographic-explorers

一群國家地理探險家起身前往非洲原野的奧卡萬戈三角洲 (Okavango Delta),使用開放硬體、Raspberry Pi 以及開源軟體,調查水質、野生動物蹤跡等等。他們建了一個網站公開分享資料,在開放源碼的協助下,保留了非洲原野的這一片生態。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Matt Micene: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4/10/find-the-right-open-source-project

你是如何找到對的開源專案來加入?這份指南是根據我找到合適選擇的經驗而撰寫。

在這份指南裡,我寫到,你的研究要經由撒網式的大範圍開始,接著自行評估。在這樣的評估中為了找到正確選擇,我檢視了我的動機、技術、列出長串目標,最後挑出少數的目標專案。因為我不是新手,我對我的追蹤記錄做了審慎的評估。我從過去失敗的經驗中學到了什麼?我注意到一些我可以避免的模式,看到這些模式是如何與我新的目標與技能相抵觸。接著,我評估了四套開源專案及其社群,看看它們是否為正確選擇。看看最後勝出的是誰!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Fernando Pimenta:https://opensource.com/life/14/9/open-source-workflow

見證自由與開放軟體的興起與今日的革新,身處於這樣一個專業人士世代之中,讓我感到自豪。除了擁有選擇的自由之外,開源世界我最喜歡的一項特質就是,他們的成功基礎是建立在為才唯用之上。只有真正有用、且能有效解決日常生活實際問題的開源軟體,才能吸引到追隨者並獲得成功。在此之外,該軟體就只是充斥在開放存儲庫裡,眾多專案列表中的項目之一。

另一項重要的特質是永遠都有替代方案。選擇之上才有自由,找尋替代路線會帶來不可預見的路線、未經探索的可能性、無法預期的成功。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Emiel Brok:https://opensource.com/education/14/9/teachers-linux-open-source-education

大約 8 年前,為了在荷蘭和比利時的高中和更高的 IT 職業機構,帶入更多 Linux 與開源軟體,我開始進行遊說。以下是我採取的方式,以及你在周圍進行同樣遊說時,可以用上的要點。

首先,Linux 與教育中的開放源碼可以歸類成三個主題:

  1. 學校的基礎建設
  2. 學生和老師使用的桌面
  3. IT 教育課程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Steve Burge:https://opensource.com/education/14/9/teachers-students-want-freedom-testing

對於多數學生和老師來說,我們的生活圍繞著測驗打轉。對學生,測驗決定他們是成功或失敗。對老師,同樣的情況逐漸成真。我的職業生涯就是個例子。

我的第一份全職工作是英文老師。我教日本孩子通過他們的大學入學測驗。失敗對於他們,通常代表要再額外拼一年,以便下一次通過同樣的測驗。幾年後,我在澳洲教書,幫助亞洲學生通過英文測驗,好讓他們留在大學裡。如果他們失敗,他們通常會面臨失去簽證並遣送回國的風險。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Brook Manville: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4/9/open-new-agenda-business-leaders

一股企業採行出自於開放源碼的策略趨勢正在加速中,透過發展某些致力於開放交換與協作、原型製作導向解決方案、最佳想法勝出的目的導向社群,藉此創造新的價值。

當然開放源碼的路線現已確立於技術領域中。然而或許更加有趣,且更加罕見的是,非科技企業在他們的工作中,開始應用更一般化的開源思考。這雖然不是字面上的開放源碼軟體發展,但卻是社群驅動協作的精神。

本文翻譯自:Open Source Delivers,原作者為 Tim Zeller:https://osdelivers.blackducksoftware.com/2014/06/03/the-bright-future-of-open-source-software/

開源軟體正在崛起,因為各組織想讓他們的運算環境能更為經濟、安全,並能響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在過往,專有產品和服務透過遊說買家與其密集整合並提供保障,但是現在,趨勢正在改變,大型的開源社群帶著高品質和快速的解決方案加入了各公司組織中。

本文翻譯自: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Jason Baker: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4/7/creating-openstack-community-locally

有一個實體的社群,會使學習更為容易。開源世界裡的某些社群,只有虛擬的形式,但傳統的面對面的社群間的交流,直接地分享和共同學習的是很有價值的。Linux User Groups(LUGs)這本書提到,一些開源專案的推廣者已經在他們的地區找到感興趣的使用者,其人數也已足夠建立、維持本地的使用者群組 (user group)。

(本文寫作於 2014 年 7 月,所有相關論述均以此時間點為準)

Mercurial 是一款分散式的版本管理軟體。

所謂版本管理軟體,是一種可在程式開發過程中,有規律地保留程式碼的歷史訊息、讓人能放心地做各種開發實驗,並在開發不幸走進死胡同時,將程式碼回復到舊有版本的系統……

細節很複雜,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種程式碼管理器。詳細說明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我就不在此囉唆贅述了。

Mercurial 經常被拿來和另一款同類軟體 Git 比較,然而不知是故意貶低或缺乏了解,大部份能在網路上讀到的中文文章,都傾向於認為 Mercurial 比 Git 弱小、彈性差、功能低落,甚至只是個「教學用軟體」。但隨著我同時跨足使用這兩套系統後,我發現實況卻非如此--甚至大部份時候都是反過來的。

如果沒什麼要隱瞞的祕密,需要在意隱私嗎?

開放軟體促進會 (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 在一篇文章裡提出了一個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如果我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祕密,為什麼我需要在意隱私問題呢?」這個問題可能有千百種不同的回答,OSI 半開玩笑地表示他們最喜歡的短回答是:「真的?完全沒有祕密?」,不過如果要認真地回答這個問題,他們也有經過思考而且可以理解的答案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想像有那麼一個世界,你的一舉一動都持續被周圍的人監看、批判,即使後果不是立刻造成,但也有可能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發酵,或者是你做了、說了什麼不那麼受歡迎或不太普通的事情。這種世界將會拖慢社會跟經濟的進步速度,因為大家都不敢做被認為是搗亂的事。」

本文翻譯自 open source delivers,原作者為 Mark Hinkle:https://osdelivers.blackducksoftware.com/2014/05/07/no-longer-why-open-source-but-how-to-do-open-source/

15 年前我花了大量時間在宣達開源軟體,提倡網路應用軟體方面的新興軟體,像是 Linux 與 LAMP 堆疊中的其他部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轉向 Linux 伺服器與桌面、JBoss、MySQL、Zimbra 上。傳統的 IT 管理者會問一些有關智財權保證與企業延展性的問題。這種日子幾乎已成過去。今天,我花更多時間在指導開源參與者,如何利用開放源碼降低開發成本、改進營運效率,並依據各自目的進行客制化。

兩者之間的差別非常清楚。今天經過實戰驗證的軟體品項更為繁多。Linux 一直以來都是穩定可靠的一個,掌握了資料中心的高效能運算與 web 規模的應用軟體。根據 IDC 的全球每季伺服器追蹤報告,Linux 伺服器的需求仍在成長之中: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Gina Likins:https://opensource.com/education/14/5/pearl-hacks-women-code

當我走進 Carroll Hall 時,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大學時期,並且身處世界上最棒的睡衣派對。桌上滿是零食,成堆的睡袋,再加上喋喋不休的年輕女孩。但是和我年輕時期不同的是,她們談的是 Python、HTML、Ruby。這是一群熱衷於學寫程式的年輕女生。

這些女孩來到北卡羅來納大學 Chapel Hill 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為的是參加 Pearl Hacks,這是一場 24 小時的黑客松 (hackathon),目的是打造、鼓勵、激勵年輕的女性程式開發社群。來自北卡羅萊納州、加州、伊利諾伊州、紐約州、馬里蘭州、維吉尼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超過 200 位大學生,以及北卡羅萊納州各地的女高中生,犧牲週末以及他們的睡眠,來動手寫 code。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原作者為 Wilma van Wezenbeek:https://opensource.com/life/14/6/value-open-data-academic-science

開放科學是今日向全球社會傳遞科學研究的一種方式。而且,它還包含開放教育、開放研究、開放源碼、開放文化。

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TU Delft),我們是組成一群專責團體的許多學術機構之一,為的是替國家與國際層面的社會問題,尋找解決可行方案做出可觀貢獻。大學產出的學術內容通常是由政府買單,因此應該讓全體社群來取用。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 ,原作者為 Scott Wilson:https://opensource.com/education/14/4/5-lessons-open-education-resources-can-learn-foss

開放教育資源(OER)社群欠缺一些成為開源和自由軟體運動的成因,而我認為以下這些自由開源軟體運動成功的因素是 OER 所缺少或需要強調的部分。

本文翻譯自 The New York Times,原作者為 Silas Ray:https://open.blogs.nytimes.com/2014/04/08/improving-the-user-experience-of-automated-integration-testing/

紐約時報的測試架構開發小組發展全新前端的匯報系統,用以呈現功能測試套件的結果。我們在持續開發之餘,更決定開源我們的專案。

問題

測試工具就好像車子。一般而言,他們可以歸入兩種類別之一:一個是專注于開發者的類型,從引擎向外打造,強調動力與彈性;另一個則是專注于管理者的類型,從車體向內打造,重視易用性與展示方式。由引擎向外的方式能創造非常強大的工具,但通常得拿車體與操控作為代價。另一方面,由車體向內的方式,則傾向打造出非常優雅、簡易的操控,具回饋力的介面,但通常會有個蹩腳的引擎。

本文翻譯自 Linux IT,原作者為 Simon Mitchell:https://www.linuxit.com/linux-blog/bid/345746/Migrating-to-Linux-Without-Losing-Your-Data-Managing-Migration-in-Production-Environments?utmsource=feedburner&utm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inuxIT+%28LinuxIT+Blog%29

沒有電腦系統可以恆久永存。升級只能撐得了一時:增添原來系統設計者想像不到的額外硬體、新的軟體和更大的資料庫,可以延長舊系統的使用期限,特別是對於優先考慮業務持續性的環境而言。

當這可敬且多次修補的老舊 UNIX 系統到了該汰換的時間點,由現代的 Linux 系統加以取代時,即使最富經驗的資訊長,都會因為資料丟失的可能性而感到暈眩。

◎本文翻譯自 opensource.com ,原作者為 Alexander Todorov: https://opensource.com/business/14/5/10-steps-migrate-closed-to-open-source

Difio 是一個 Django 的基本應用程式,其對軟體包 (packages) 保持追蹤,當軟體包產生改變時它會告訴你。它提供了多變化的分析,讓你在何時或如何升級上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Difio 是個封閉的軟體,然而我決定將它遷移至開源,以便於在內部部署以及吸引更多的社群參與這個項目。

◎本文翻譯自 betaboston.com ,原作者為 Samuel Gershman: https://betaboston.com/footnote/2014/05/06/the-exploitative-economics-of-academic-publishing/

美國的納稅人每年花費約 1,390 億在科學研究上,但許多這樣的研究成果,不僅是一般大眾不能享用,其他學者也無法接觸到(a)。這是一個剝削學術期刊系統的結果,它獎勵學術出版商,懲罰納稅人、學者和各個大學。幸運的是,價格便宜的開放存取替代方案不僅是可行的,且已經開始生根發芽,以更開放、更公平的制度共享研究為前進的方向。

More Articles...

Page 1 of 13

Start
Prev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