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外星人計畫 SETI 公佈專案原始碼
Created at Thursday, 09 September 2010 01:01 Last Updated on Monday, 13 September 2010 18:19
Written by 陳瑞霖/編譯
今年 8 月,尋找地外智慧生物計畫(SETI)邁入了新的里程碑。那就是今年 2 月份方才建立的 SETIQuest 子計畫,在 8 月份慶祝 SETI 計畫成立五十週年的 SETICon 會議上,被正式宣佈要以開放源碼的方式釋出其專案程式的原始碼,此舉被若干觀察家視為 SETI 邁向新世紀的嶄新佈局,目前 SETIQuest 專案的部份程式原始碼,已經在 Github 平台上公開釋出並開放下載了(
https://github.com/setiQuest)。
SETIQuest 專案的創立源由,肇始於 SETI 研究中心主任 Jill Tarter 案申請到了 2009 年度的 Ted Prize。有了 Ted Prize 這 10,000 美金的獎金浥注,SETI 2010 年初成立 SETIQuest 這個子計畫平台,這個子計畫的設立目的,是要建構一個資訊分享的互助平台,讓對地外生物議題有興趣的探索者,能夠聯結在一起,以分工互助的方式一起尋找地外智慧生物。換個比較通俗的說法 - 一起去尋找 ET 外星人。
由於 SETI 資金來源主要來自於 NASA 以及其他的公家單位,並且也常態性的收受民眾的贊助捐款,所以 SETI 決定將開發的程式,以開放原始碼的方式提供予公眾共享,這樣的開放策略顯然也非常符合取之於公回饋予民眾的情理。Tarter 在稍早接受 Space Review 專訪中對媒體記者開玩笑的表示,近年積極參與 SETI 相關活動的人數,少到能夠塞進一座電話亭裡。而受限於人力及資金日漸短缺的問題,使得 SETI 計畫也想效法 Linux 作業系統開放程式原始碼的擴散方式,透過提供公眾近用共享以吸引參與者回饋的方式,讓對尋找外星人有興趣的全球同好,能夠更主動積極的參與並提昇 SETI 的研究成果。SETI 是由康乃爾大學的天文學家 Frank Drake 創立,於 1960 年進行首次 SETI 主導的科學探測實驗。首次的探測試驗,是透過收錄外太空非自然產生的無線電訊號並進行分析比對,以探究地球以外智慧生物的存在可能性與活動跡像。SETI 亦於 1999 年主導 SETI@home 子計畫的成立,SETI@home 是採用柏克萊開放式網路計算平台(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BOINC),BOINC 讓認同 SETI 設立目的的志工們,能夠下載 SETI@home 提供的數據分析程式到自已的電腦,當個人電腦處於閒置狀態時,該程式便能善加利用電腦閒置時的運算能力,從 SETI@home 網站下載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完畢後再將數據上傳回 SETI@home 主網站進行彙整。
外界可能會好奇,SETIQuest 與 1999 年開始的 SETI@home 計畫,究竟有何不同之處。其實最大的差異點在於,SETI@home 是利用參與者閒置時的電腦資源進行數據分析,而後者則是利用參與者的腦力、創意,所以 SETIQuest 的參與者,不論是透過程式撰寫的方式,或者是透過主動參與數位訊號分析與統整的方式,比起 SETI@home 較被動的傳統方式,將得到更有深度的參與感。
相關網址:
1. SETI 開放原始碼
https://www.networkworld.com/community/blog/open-sourcing-seti2. SETI 五十年
https://www.thespacereview.com/article/1686/13. 偉大的夢想改變世界 - Jill Tarter
https://www.tedprize.org/jill-tarter/4. Ted Prizse 夢想專案 - SETI Quest
https://blog.ted.com/2010/02/10/announcing_seti/5. SETIQuest 官方網站
https://www.setiques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