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長達 32 字元的加密密碼,用以做為 HD-DVD 與 Blu-Ray 影片著作權保護,從 2 月開始被人散播到網路論壇。名為先進存取內容系統授權管理人 (Advanced Access Content System Licensing Administrator,AACS-LA) 的團體接著寄發存證信函,要求各大網站自律刪除這些密碼,其中包括了新聞網站 Digg。
存證信函指稱根據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案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張貼這個密碼已侵害其智財權。Digg 隨後刪除資料庫中有這個密碼的相關文章,事後則向讀者解釋刪除原因。
Digg 單方面刪除用戶文章的行為被用戶視為屈從於商業利益及對言論自由的挑戰。部份用戶則指出 AACS 還是 Digg 每週播客秀 (podcast) 的贊助商之一。使用者之後開始反擊,數千篇寫有密碼的文章出現在 Digg 網站上,Digg 最重要的前 5 大網頁一時間完全被這些文章佔領,逼使 Digg 共同創辦人 Kevin Rose 只好跳出來表示,Digg 已經聽到用戶們的聲音,將保留這些寫有密碼的文章與評論,並且會處理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假如 Digg 輸了,至少他們試過了。
一派人將 Digg 使用者視為自由鬥士,將其比為美國革命前夕將英國茶倒入波士頓港的殖民地開拓者。這些人為了網路民主奮鬥,迫使 Digg 回歸最初的使命,成為由用戶而非編輯決定文章重要性的網站。另一派人則把 Digg 使用者看做是一群流氓,藉著網路暴動侵害智慧財產權。
要理解這場既是暴動也是自由之戰的事件,網路的自由文化、數位權利管理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技客 (geek) 的反文化特質,以及 Linux 用戶的需求才是不可缺少的幾個脈絡。越來越多人認為消費者受限於重製保護或數位權利管理,而無法在自己的設備上使用購買的娛樂產品,移除數位權利管理才能真正有助數位內容的銷售。
事實上 1999 年就曾有程式設計師破解當時 DVD 的軟體保護,釋出名為 DeCSS 的軟體,好讓 Linux 使用者也能在 Linux 上播放只允許在 Windows 及 Macintosh 上使用的 DVD 影片。後來因為美國電影協會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PAA) 的法律行動,這個程式從當時張貼的黑客網站 2600.com 上消失,不過後來卻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有趣的日本俳句、T-shirt 上,甚至在某部電影裡,以類似星際大戰片頭字幕的方式,出現在電影螢幕上。
這串密碼的大量散佈未必就會對製片廠造成嚴重影響,缺乏相關技術與特殊軟體,這串密碼毫無用處。然而如野火般快速傳播出去的密碼,卻讓所有人見證到網路群眾的力量,以及在數位世界中高談內容審查的無力。
更有趣的是,密碼本身被拿來透過各種創意呈現在網路上,紐約音樂家 Keith Burgon 就拿了吉他即興「唱」出這串密碼,並貼到 YouTube 上,點選已超過 4 萬 5 千次。Burgon 表示,整件事搞笑的地方,就是他們想方設法要遏止密碼散佈出去,卻徒勞無功。諷刺的是,他們越不希望密碼傳出去,結果密碼卻成了網路上最熱門的話題。
相關網址:
1.Digg 暴動粉碎 DMCA 的公眾觀感
https://www.gizmocafe.com/blogs/gizmo_cafe_blog/archive/2007/05/08/digg-riot-smashes-public-perception-of-dmca.aspx
2.Digg.com 企圖封鎖 HD-DVD 暴動
https://yro.slashdot.org/article.pl?sid=07/05/02/0235228&tid=153
3.Digg 技客的五一節
https://www.chron.com/disp/story.mpl/business/silverman/4783834.html
4.網路暴動中,反盜版密碼快速擴散
https://www.nytimes.com/2007/05/03/technology/03code.html?_r=1&em&ex=1178424000&en=fd64df8d006725e3&ei=5087%0A&oref=s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