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替服務成長重新注入活力,Wikipedia 日前公開了新視覺化編輯器的第一個版本。儘管目前只是原型版本,此一新介面仍稱得上 Wikipedia 史上最重要的改變。Wikimedia 基金會希望運用這套視覺編輯器,讓編輯該線上百科全書就像在 Wordpress 或 Blogger 等部落格平台上撰寫文章,從而吸引新的 Wikipedia 貢獻者。
這套視覺化編輯器仍屬於開發者原型版本,目的是讓軟體開發者試玩後加以協助改善。編輯器提供的功能選項僅限於預定格式的列表,以及插入粗體、斜體、網路連接。此外還提供一系列格式的下拉選單,可以省去標注文章標題的步驟。
▲維基百科視覺化編輯器,目前仍處於開發者原型版本來源。來源:Wikimedia 部落格:Help test the first visual editor developer prototype,作者 howief,CC-BY-SA 3.0 Unported
發展這套視覺化編輯器的明確目標之一,是允許用戶在編輯器內建立或編輯文章,或者改採傳統的 wiki 標記語言。進階用戶可以透過選項,在 wiki 語法、HTML 或 JSON 上看見自己所做出的更動。支援雙重模式是這項專案最主要的技術挑戰。
根據 Wikipedia 基金會的說法,另一項技術挑戰來自於對 wiki 標記語言的相容性支援,由於 wiki 標記語言複雜又極具表現力,且其各項層面的功能都被廣泛運用,因此所有功能都必須在此視覺編輯器中正確地提供支援。
目前提供編輯器沙箱的測試原型讓用戶嘗試與找臭蟲。在 2012 年 6 月開始整合到 Wikipedia 之前,新編輯器將持續改善,後續版本將納入圖片工具等功能。
Wikipedia 英文版本活躍用戶數持續下跌,是該服務需要這套新編輯器的主要原因。Wikipedia 的編輯者數目從 2007 年達到高峰後便開始下滑。根據 Wikimedia 基金會的 2011-12 年度計畫,該組織認為參與度下滑是 Wikimedia 專案面臨的首要問題,而因應之道是開發新功能與改善專案。視覺編輯器這項顯著的修改,卻是姍姍來遲。
Jimmy Wales 與 Larry Sanger 於 2001 年正式推出 Wikipedia。一直到推出的 2 週前,他們才首次聽聞 wiki,Sanger 隨即對 wiki 的簡潔留下深刻印象,認為此一開放且簡單的格式是開發內容的終極方式。在當時,wiki 顯得革命性十足。
然而 10 年後,網路用戶逐漸習慣圖形介面,wiki 語言對多數用戶而言顯得難以學習與使用。 Wikimedia 基金會執行董事 Sue Gardner 指出,Wikipedia 創立時,網際網路並不好用,編輯 wiki 相形之下不會比較困難。然而今天大多數的線上互動形式都比編輯 wiki 文章簡單許多,因此產生了進入障礙。
該基金會希望視覺編輯器能帶來更多新的編輯者。回顧 2006 到 2007 年,滿腔熱情卻缺乏經驗的新編輯者大量湧入,現有編輯無法妥善指導照應這些新手,卻以模板和自動回應等形式升高進入門檻。
這一次,Wikipedia 基金會將有所改變。往後編輯者不必了解晦澀難懂的代碼,也能享受貢獻文章的樂趣。至於此舉是否有助拉抬下滑的編輯者數目,仍有待觀察。順利的話,Wikipedia 的資深編輯群想必將再次忙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