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English
感謝您對「自由軟體鑄造場」的支持與愛護,十多年來「自由軟體鑄造場」受中央研究院支持,並在資訊科學研究所以及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現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原網站預計持續維運至 2021年底,網站內容基本上不會再更動。本網站由 Denny Huang 備份封存。
也紀念我們永遠的朋友 李士傑先生(Shih-Chieh Ilya Li)。
源碼新聞 自由軟體紮根由人才培育開始

自由軟體紮根由人才培育開始

產、官、學一起來 台灣自由軟體教育深度、廣度要兼具
產業想要成型、茁壯,人才的培育不容忽視,台灣自由軟體產業在熱心人士積極推廣下,逐漸展現成效;但產業要永續發展、創新,還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由教育著手。教育除了學校外,更應該延伸到社會普羅大眾,可以透過數位學習持續學習。
● 種子教師培育 自由軟體教育從校園紮根
教育部目前在資訊教育的推廣,已經規畫了學習資源網、創作共享及校園自由軟體等三大計畫一起進行,屆時推廣到校園時,就會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讓自由軟體在校園紮根。教育部次長范巽綠在參加ICOS2005,於數位學習與自由軟體座談會中即明確表示,跨部會整合機制已經建立,九年一貫推動工作小組,希望老師在學習資源網中可以獲得授權,目前也已經培養了1000位種子教師,期望藉由種子教師的播種,加速國內自由軟體在校園的成長。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莊庭瑞表示,數位內容的取得應該事先取得授權,但這時就會衍生出一個問題;雖然現在網際網路發達,由網路就可以取得許多資訊,然教師如果想整合成教材運用在教學時,往往害怕侵權,而不敢散布,有可能使許多很好的教材無法分享。若當資料原創人本就有意在公諸在網路上與大家分享,如果因為著作權法緣故,反而無法分享,是一件弔詭的事。
● 暢導公共授權 好東西要與更多人分享
因此,莊庭瑞副研究員認為,是否有一種方式讓有意釋出資訊的人可以依循,也可達到自由軟體分享的原意。他進一步指出,這種公共授權的概念,目前已經獲得迴響,自由軟體鑄造場也引進了一些國際通行條款,進行本地化,希望在不與台灣著作權法相抵觸下,精神與自由軟體一致。
數位教育研究所園區發展中心組長蔡德祿也指出,據統計,正式學習只佔30%,非正式學習佔了學習的70 %,所以非正式學習工具很重要。因為自由軟體對內容、API的開放,可以使知識快速流通、分享;因此,正式學習外延伸的70%非正式學習,如何善用自由軟體工具,將是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這就是自由軟體吸引人的地方,不單在商業上可以創造出商機,在數位學習領域,自由軟體也是我們學習的最佳工具。所以蔡德祿組長說,不管是正式或非正式學習,都有商機,可以提供知識,也可以帶來利益。
● 營造自由發展環境 有利自由軟體發展
只是國內自由軟體人才培育計畫該如何開展,如何傳播正確的觀念呢?國立中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主任游寶達指出,3年前當他們開始推廣數位學習套裝方案時,面臨了一個問題,究竟該採統一還是分散的方式,因為純自由軟體很難有生存空間。因此,他認為,現在應該思考的不是自由軟體,而是自由環境的塑造,如何營造一個可自由發展的環境。
游寶達主任表示,自由軟體的優勢就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推出價格低廉的產品,因此,朝著自由環境發展是正確的方向,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它發展成一個很大的共通平台。
為此,他們積極推廣SCORM為底層核心,希望在這個基礎架構下,提供自由軟體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避免產生不相容或整合不易的困擾。
利用數位學習來推廣自由軟體就像是擴大自由軟體應用的寬度;但自由軟體的深度,還是要靠學校來培養更多的人才,持續在技術的發展。
● 推動自由軟體 產官學一起來
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郭耀煌指出,自由軟體要從供需面來看,目前國科會下的計畫,就是由供應面來看,希望帶動技職學校及更多的社群來參與,以培育更多自由軟體人才,甚至技轉業界。
目前包括國科會、資策會下均設有鼓勵自由軟體開發的補助計畫;國科會以支持研發、人才培訓,進而擴大自由軟體需求為目的。資策會副執行長許清琦表示,資策會則支持在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與經濟部工業局共同成立的自由軟體鑄造場、在台北市電腦公會成立測試中心,以因應未來PC必需可以run Linux測試,另外由網路多媒體計畫來負責自自由軟體產業的推動。
為了努力推動自由軟體,以達到在2007年於client端達到10%採用自由軟體、server端達到30%採用自由軟體的目標,必需產、官、學大家一起來。
行政院主計處電子資料處理中心組長黃芳川表示,政府自92年開始推出60堂自由軟體相關課程,約1800人上過課,但這些仍屬於較基礎的課程,遇有較新發展的課程,他認為還需要業界協助。
畢竟人才培育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校園自由軟體應用諮詢中心執行秘書孫賜萍指出,自由軟體在校園推廣就已有門檻,將其推廣進入家庭又是另一道門檻。因此,如果是採一個點一個點方式來推,就會很辛苦,應該採專案方式一鼓作氣來推展。
● 缺乏完整教學系統 校園自由軟體教育仍不足
巨匠電腦數位學習部副總經理陳詣蕎表示,以巨匠多年在資訊教育領域所累積經驗,自由軟體人才的培育,可分成兩個層次來看,一是已經懂自由軟體的人,如何讓他們持續精進;另一方向,則是引領還未跨入自由軟體大門進入。
實際參與Linux教學的聯成電腦講師胡尚忠表示,以他多年教學經驗發現,目前普遍遇到工程師無法讀英文操作手冊的問題,還有學校在電腦教育基礎不足,使得許多人到外面坊間上課後,講師必需多花費時間在基礎課程的傳授上。而且他發現台灣學校在Linux的教育,大學比專科少,公立學校又比私校著墨少的現象。精誠資訊恆逸教育訓練中心資深講師陳永昇也指出,台灣的自由軟體教育,不論是業界或是學校,都缺乏一套完整的規畫,同時也面臨師資素質不一的問題。目前師資來源以社群居多,多是靠自我興趣摸索而來,缺乏完整的訓練系統及經驗。
● 基礎已打下 台灣自由軟體等待發光
Linux促進會副會長劉龍龍指出,在教育部及熱心人士的努力下,目前台灣在自由軟體的人才培育,已經有了初步的基礎,有人認為,因為需求端不確定,使得許多計畫無法順利推動,供應端無法快速運作。在這裡一樣產生了雞與蛋的先後問題,不管市場如何變化,看到熱情參與的產、官、學界人士正積極為台灣自由軟體下一步找機會,且每年參與ICOS的人也越來越多,似乎已經讓我們看到台灣在自由軟體發展的曙光。

您也許有興趣閱讀以下文章:





分類: 源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