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English
感謝您對「自由軟體鑄造場」的支持與愛護,十多年來「自由軟體鑄造場」受中央研究院支持,並在資訊科學研究所以及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現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原網站預計持續維運至 2021年底,網站內容基本上不會再更動。本網站由 Denny Huang 備份封存。
也紀念我們永遠的朋友 李士傑先生(Shih-Chieh Ilya Li)。
法律專欄 德國政府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概況

法律源地

本網站法律源地提供相當多自由軟體授權與法律的資訊,歡迎您閱讀這些資訊。

 

德國政府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概況

因為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特有的優點,許多國家政府公部門均鼓勵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德國在這些國家中特別引人矚目,一方面其為已開發國家,資訊採購政策具有指標性作用,可做為其他國家參考,另一方面德國公部門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的積極程度可說是冠居各國之首。

德國政府開始推動公部門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的政策可以回溯到九0年代,不過較為重大的措施則是在 2002 年,當年度聯邦內政部 (Bundesministerium der Innern) 與 IBM 簽訂一份合作契約 (Kooperationsvertrag),由 IBM 提供欲使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之政府單位各項諮詢服務與訓練課程,以協助系統轉換工作的進行以及讓單位員工熟悉新系統操作,IBM 並採用當時仍為德國本土公司 SuSE 的 Linux 版本為作業系統(註一)。想要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的政府單位只需要填寫一份「加入聲明書」,就可以享有合作契約中的各項服務與優惠措施。2003 年聯邦政府更進一步地公布一份「轉換手冊 (Migrationsleitfaden)」,其中詳細闡述將系統轉換為自由/開放源碼軟體時所可能面臨的困難,內容並兼顧了技術與財務層面。

德國推動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的主要原因包括成本考量、擺脫對單一軟體公司的依賴、提高各單位系統間之整合性以及帶動國內資訊產業。此外,鑑於九一一事件,聯邦內政部希望透過增加資訊系統多樣性來提高德國整體資訊安全,最後決定採用不同於既有系統的自由/開放源碼軟體,以達到提升資訊安全的目的。

在中央聯邦政府的帶頭推動下,許多的公部門都採用了自由軟體,包括:財政局 (Bundesamt für Finanz)、聯邦眾議院 (Bundestag)、聯邦內政部、慕尼黑市府以及曼海姆市府 (Mannheim) 等。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慕尼黑市府將轄下約一萬四千台電腦轉換為自由/開放源碼系統的的 "LiMux" 計畫(註二)。

整個 LiMux 計畫由 2002 年開始,預計到 2008 年完成,共分三大階段:為期一年的第一階段工作,主要是透過調查研究來通盤瞭解是否適宜進行系統轉換,並為未來的實際轉換工作制訂大原則;在第二階段中, 進行了一年的細部規劃以及各項前置作業;第三階段則是預計歷時五年的實際轉換工作階段。實際轉換工作原應於去年開始,但因故延至今年 2006 年開始。

之所以延期,主因在於這樣一個大規模的系統轉換工作,並無先例可供參考,所以在工作規劃與時程掌握上難免有所誤差。此外,2004 年中,因為各界質疑自由/開放源碼軟體可能侵害其他軟體的專利,因此 LiMux 計畫被迫暫停,慕尼黑市府緊急委外進行研究調查,直到研究報告出爐,澄清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的專利侵權風險,並不比非自由/開放源碼軟體來的高,LiMux 計畫才又得以繼續進行下去。德國政府之所以能夠如此積極推動公部門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有其客觀的環境:除了本身相關產業已經發展至一定程度,技術人才不虞缺乏外,像 gpl.violation.org 這樣一個專門尋找違反 GPL,並採取種種措施令違反者遵循 GPL 規範的組織,也是成立於德國,並且已經寫下兩個成功案例的紀錄(註三)。這些跡象顯示,與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相關之各項制度,均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德國各公部門單位才得以放心地採用自由/開放源碼軟體。

不過,由 LiMux 計畫截至目前為止的進展來看,大規模的系統轉換並非易事,有許多未知的因素與困難必須克服。這些變化發展以及德國公部門如何因應克服,仍有待後續的追蹤觀察。


註一:SuSE 已為 Novell 所買下。
註二:有關 LiMux 計畫進一步介紹,請參見:葛冬梅,慕尼黑 LiMux 計畫有德國政府在背後撐腰,資訊與電腦,2005 年 12 月號,頁 32 ~ 34。
註三:有關這兩個案例進一步的介紹,請參見:林俊言,自由軟體授權條款的法律效力葛冬梅,從 Fortinet 一案談 GPL 的法律效力 ,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第 32 期。




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 : 第 51 期 Ubuntu 台灣行
標籤: IBM,   LiMux,   OSS Policy,   Germany,  
分類: 法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