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English
感謝您對「自由軟體鑄造場」的支持與愛護,十多年來「自由軟體鑄造場」受中央研究院支持,並在資訊科學研究所以及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現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原網站預計持續維運至 2021年底,網站內容基本上不會再更動。本網站由 Denny Huang 備份封存。
也紀念我們永遠的朋友 李士傑先生(Shih-Chieh Ilya Li)。
新聞

就業市場的長尾現象

◎ 本文原載 資訊人權貴ㄓ疑 網站,原文章連結

長尾理論是否也適用於就業市場?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對於年輕的求職者及短頭市場內(例如竹科工程師與教授等等令人稱羨的職業)已就業的人士而言,這又意謂著什麼?如果雨林的雨量減少,沙漠開始降雨,生態系會發生什麼變化?你想當什麼樣的物種?

alt

找一個市場 - 不論是書籍也好、影片也好、音樂也好 - 把市場上的商品按照熱門程度排名。畫一張圖,橫軸是熱門排名,縱軸是熱門程度。那麼當然最左邊最高,越右邊越矮。Chris Anderson 在 2004 年提出「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 ),指出創作、派送、宣傳三大門檻的降低,讓尾部作品量大增並受到關注,許多市場的重心因而從頭部移向尾部。廿世紀「只看短頭」的想法,在廿一世紀已經不再適用。詳見維基百科我的摘要、或是買書來看。(很值得)

那麼,就業市場會不會也是如此呢?過去熱門的工作,他們各種優渥的條件現在會不會越變越差;而過去不被認為是工作的工作,現在會不會反而越來越像是工作,甚至越來越值得投入呢?個人的觀察與感受告訴我:網路的力量也正在促成就業市場類似的變化。以下的分析,只針對我最熟悉的資訊產業;而且並沒有統計數據支持,可能不太科學。不過我猜其他產業也類似。(另一個我所熟悉的產業 - 教育「產業」的短頭崩壞也很明顯。)

首先是「熱門」的定義。傳統上,資訊人最期待進入的,就是 IBM、Intel、微軟等等大型資訊公司(現在當然還有蘋果和 google)。當資訊教授也不錯,賺得也許少一些;但日子相對輕鬆許多。從國際資訊大廠一路到國內資訊大廠再到小型科技公司,這都是資訊人一直以來所看到的就業市場。再來才是非資訊產業的大公司裡面的資訊職缺 - 例如我的學生若能在 Seven 或全家當網管,我也會與有榮焉。但是到了這裡,已經是一般資訊科系所忽略的就業市場了 - 這些「非資訊產業」所需要的,是如何善用合法且低成本的軟體、盡量減少軟體採購或開發投資的人力;但是從今日輕使用、重開發的資訊科系的課程設計(程式設計必修;自由軟體是一個極不重要的配角)卻可以看出來:資訊科系對於這個就業市場其實並沒有興趣。至於非資訊產業的小公司裡面的資訊人員兼打雜,在過去恐怕很難有機會回母校跟資訊科系的學弟妹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抱歉,我講得比較直一點。)更不用提進入利潤微薄的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管電腦。

但是網路的力量正在改變這一切。

就業市場不是商品,所以長尾理論的三大驅力並不直接適用。不過更追根究底,長尾理論的三大驅力,其實都來自網路。以下列出一些可能促成就業市場長尾化的網路現象,並且列出相關案例、文章、搜尋關鍵詞。整體而言,其中許多項觀察只是重述我去年的文章網路現象地圖及推廣自由軟體多年下來的心得。

1. 稀奇古怪各種小眾市場的提供者,在過去受限於地域限制,經常無法匯聚夠多的客源;網路打破地域限制,提供創業者「全球尋覓潛在客戶」的機會。

2. 網路也提供了許多民主化的創業工具 - 例如「分享創意、激發認同、博取贊助」的 Kickstarter

alt

3. 自由軟體及相關產品為其他產業帶來價值;但卻破壞了資訊產業本身的產值。例:OLPC、android 遊戲機、救命碟 ...

4. 低取得門檻的軟體工具進入低採購力的事業:過去只有大企業才有能力購買的昂貴專屬軟體(各種資訊系統、CRM ...)現在小型企業及非營利組織可以取得自由軟體版的替代品。(於是開始需要資訊人力)

5. 大企業侵犯消費者隱私及權益,惡行曝光,銷售業績下滑。案例:微軟潰堤蘋果DRM 遙控數位枷鎖

6. 非營利組織及社會企業受惠於網路宣傳行銷,比過去有較多的機會獲得社會資源挹注 - 因為「情緒決定資訊傳導度」意謂著這些組織及企業所從事的活動較能引起感動,也因而較容易受惠於社交媒體。(請見「如何讓你的噗浪受歡迎?」 「論述類社運:部落格重於臉書」)於是尾部這些機構開始有一點經濟能力聘用更多各類型的(短期)人力。

7.搜尋引擎、社交媒體、網路論譠等等資訊流通管道加速上述資訊的擴散、資訊人力的需求量從短頭移向長尾。案例:BSA 抓盜版打著搜尋「用正版」、「全部換正版」的廣告,卻被某人(奸笑)趁勢拿來宣傳自由軟體。

如果就業市場確實也正在長尾化,那麼我們應何理解並因應這個現象呢?讓我用一個比喻來幫助思考。就業市場的頭部,就像是亞馬遜雨林:資源超豐沛,但競爭也超激烈。就業市場的尾部,就像是沙漠,資源少到僅能讓少數最堅強的物種勉強生存下去。當降雨量開始從短頭移向長尾,雨林的整體資源會減少,逐漸變得更像普通的森林;而沙漠的整體資源則開始增加,緩緩變成草原。雨林的競爭會更加激烈,生活品質會變差,到最後總有某些物種必須萎縮甚至被淘汰。至於正在逐漸轉為草原的沙漠,則變得可以供養較多的動物。在資源被新移入的物種充份利用之前,它會提供一個較佳的生活環境 - 各種養份當然還是遠遠不如雨林;但是可能幾乎沒什麼同質競爭的壓力。(例如草食動物與草食動物之間的競爭。)對於絕大多數在雨林長大的動物(以及牠們的後代)而言,第一,牠並不知道或並不相信雨量分佈正在長尾化;第二,就算牠知道變化正在發生,根深蒂固的習性也讓牠極不願意移居草原。於是這種「雨林廝殺、草原低度競爭」的狀況,可能會持續好一陣子。

一方面請想想富士康的跳樓事件、爆肝過勞低薪的工程師、「證照 滷味」、微軟改行專利勒索蘋果發動專利聖戰微軟虧損Sony 續賠Sharp 股價暴跌 ...另一方面再看看 arduino 銷量持續增加raspberry pi 供不應求。(沒關係,有六款替代品,其中包含臺灣威盛推出的香蕉大小的 apc。)雨林裡的競爭有沒有越來越激烈;沙漠裡有沒有出現各式各樣的花草呢?

事實上 raspberry pi 和 arduino 這兩個例子還不夠長尾;他們比較像是硬體世界版的 google,因為善用網路與自由軟體力量而興起,但是相對於他們所處的 niche market("善用自由軟體的僱主/店家")而言,他們都是各自小眾市場的龍頭。而且它們訴諸「開發者」的特性,也限制了市場範圍。(在新世界裡,每位 consumer 其實也都被邀請成為 prosumer;不過接受邀請的,畢竟是較小的百分比。)真正的資訊就業長尾市場在於「使用」的能力。我拿不出明確的統計數據來作為佐證,只是感受到身邊越來越多短期專案或非營利組織對於自由軟體架站管站 (drupal、joomla、moodle ...) 的人力需求逐漸浮現。(所以開始學 drupal,打算開課。)至於「善用自由軟體、在非資訊產業裡開發新商機」的更多其他長尾就業可能性 - 也就是上圖藍線不知名的高峰 - 則還有待充滿想像力的年輕人跳進來開發。我來拋磚引玉一下:除了母語網咖之外,我也一直想開一個畫畫玩數學/畫畫玩物理的數理才藝班,用 ezgo 上面的數/理天文/電子 ...等等工具幫國中生上課。不過請別被一位中年大叔所舉的例子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採用舊思維在追求頂尖卓越的大學,顯然並沒有把「就業市場長尾化」視為一個需要面對的可能性。他們所吹噓的「證照卓越」、「大學 智財 競爭力」等等價值(請搜尋),恐怕只適用於日益萎縮的短頭,並不適用於成長中的長尾就業市場。長尾就業市場對自由軟體及創用 cc 分享素材較感到興趣;但這看在資訊科系的眼裡,是一塊貧脊的就業市場。「大家用自由軟體,我的麵包在那裡?」

身處這樣的變化當中,年輕人的首要任務是找到熱情所在 - 因為情緒決定資訊傳導度;能夠激發你熱情的事物,可能比較有機會也激發其他同好的熱情,讓他們樂於透過社交媒體替你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進行免費宣傳。換個方式說,在這個年代,「認真是拼不過迷戀的」。(但迷戀「賺大錢」並不算是第一手的直接熱情,也很難有上述的效果。)特別提醒非資訊科系的年輕人,或是愛玩電腦但並不擅長寫程式(因而幾乎被放棄)的資訊科系學生:如果你對某項自由軟體相關技術產生熱情的話,其實很有機會在長尾找到資訊相關的工作機會 - 因為今日的資訊科系普遍放棄這一塊市場。在長尾市場裡,你的資源/薪水可能很微薄(再怎麼長尾化,草原永遠就是比森林貧脊,所以位於長尾好嗎?);但是賺錢機會出現的次數可能很頻繁、競爭對手較少。你可能比較有機會過著受尊重、合作愉快、感覺生命有意義的生活 - 舉凡一切難以量化、因而被今日主流價值所忽略的生活品質面向,都是長尾就業市場較有機會提供的誘因。總之,網路時代的就業市場 跟來自廿世紀的長輩們所想像的可能很不一樣;要能夠跳脫既有思考框架、有點「不乖」、勇於嘗試「不服從的創新」,才有機會成為「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大力推薦這三本書)




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 : 第 202 期 如何提供 GPL 元件的程式源碼

分類: 自由專欄



評論 

 
0 #1 Deva 2012-08-29 09:05
這幾年新出來的職業非常多,現在 的職業會消逝或變形另一種。

看到這陣子介紹 DIY => Make. 人人自製硬體世代來臨。 令人眼亮 3D printer 發明,它進步到手槍、藥丸都可以 做出來時,未來發生有趣的事可多 了。

這報導可以看到 Open & Community & Make 效應
makezin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