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English
感謝您對「自由軟體鑄造場」的支持與愛護,十多年來「自由軟體鑄造場」受中央研究院支持,並在資訊科學研究所以及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現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原網站預計持續維運至 2021年底,網站內容基本上不會再更動。本網站由 Denny Huang 備份封存。
也紀念我們永遠的朋友 李士傑先生(Shih-Chieh Ilya Li)。
新聞

開放政府資料營

我那場運氣不錯,排在第一天的上午,雖然環境很不適合(相當嘈雜)而且非常混亂(有 SXSW 的實戰感覺),但幾乎是全室爆滿,談的就是莫拉克風災的經驗。我把層次再拉高一點到 open data 的「天堂」只會在災難時出現的這個點。因為泰國最近大洪水,所以聽眾很快就抓到我想表達的點。講開放資料的這些團體跟災難防救的那一群有點距離(例如 CrisisMap, Ushahidi),所以我就利用台灣的例子,嘗試把兩個串起來。

由於「莫拉克」的案例實在太特別,所以十分多鐘講完後,陸續有南非、荷蘭、英國、盧森堡、德國、法國、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的人來攀談並且詢問諸多細節。相當大的比例認為這經驗應該多說一點,所以我答應了 https://www.ejc.net/ 的一位計畫協調人,近日會寫一篇比較長的文章給她,讓這經驗透過歐盟新聞傳播學院的體系再發散一次。

這次順便把青平台基金會和 opendata.tw 廣為「佈達」。不過類似的基金會和計畫在開放資料的領域不在少數,台灣各個城市的體質以及 ICT 環境有這個機會,但目前狀況仍然沒有什麼值得提的。不過至少已經讓歐洲這幾個單位有個印象,了解台灣有組織、計畫和人在弄這個東西,也算是欣慰。

直接進入主題。通常無聊的「國際會議感想」除了躺在陳年的出差舊卷宗裡,就再也不見天日,但我等諸君既然務求開放資料的精神,當然也要把 open data 的精神落實到實務上。此揭一系列就是落實的果蒂。

本次營隊 (camp) 主要由 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 所舉辦。但這營隊跟台灣平常所識之「營隊」有相當差距。「營隊」型態之活動所指涉為活動籌組以及活動的進行方式,跟參與成員是否德高望重髻髮斑白還是年輕嘻哈紅顏綠人,完全沒有直接關係。

我為什麼要自掏腰包去的原因很簡單:

一來,類似的非技術型社群聚會,鮮有台灣賢達志士參加。

二是,較為正式和知名度高的會議或聯盟聚會等,資策會等單位雖然早用國家資源長期豢養自家或產官學人士出席,但風潮初起時的社群聚會,台灣官方或商業界多半萬斤身軀且嗅覺遲鈍,無視願等西風東漸之潮,待大腕發給門票入場時,局早已成,僅能啃食秣肉或淚泣為他人做嫁還要掛個「台灣之光」的狗牌。我等雖非有力人士,但鼻子還靈,行動體質良且好。去一趟演個小戲碼,花不了多少錢的。

三再,就是台灣在開放政府資料 (open government data) 也有薄弱和強大詭異的進展願景,在華沙現場若有機會報告,不失民際力量發揮。

四則,近來每年要到歐洲騎摩托車一次,波蘭曠野平千里,此季雖小寒陰霾交迫,但機不可失,仍執意 Honda CB 500 老車租賃前行。

歐盟副總理 Neelie Kroes 為此營隊背後歐盟勢力的領頭羊之一,至少 camp 開始的一段錄音致詞算是相當的有誠意。雖然後來被如 openlylocal.com 等實業家的 keynote speakers 三不五時消遣,但歐盟的六位輪值副總理當中至少有一位在 twitter 上活躍,且願意說出 open data 一詞,這就是開放資料正式進入歐盟政治的敲門磚了。當然有人提醒現在是關鍵,本次 camp 的社群氛圍和決議(如果有的話)將隱約昭示未來開放資料在歐盟各國的呈祥態勢,或是落入卷宗三十五年再起不能。

開場為 Rufus Pollock (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 創辦人、在歐盟協助歐盟副總理 Neelie 處理 Digital Agenda 事務的 Carl-Christian Buhr、Sunlight Foundation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總監 Ellen Miller、實業級的運動者 David Eaves,以及波蘭 Creative Commons 計畫之負責人 Alek Tarkowski

事實這樣型態的營隊頗有趣。以參與者來說,你可以說它是一個嚴酷的試煉場。因為若參與者不善溝通且所代表的利益組織和團體無法引起他人興趣,那麼結果可能就落得僅能在旁邊喝茶裝忙,永遠是角落的那一個。飛過去參與營隊是否值回票價,就端看參與者的本事了,例如社交推薦度、代表組織名號是否響亮等。但營隊畢竟是營隊,不是正式場合,也不是在比誰的拳頭有多大。例如享譽開放資料運動的 data.gov.uk 前總監也在場,但他並不會比來自摩爾多瓦的記者更令人歡迎。微軟 Azure 平台負責 OGDI 的傢伙也要對聽眾負責,若是太弱會被台下聽眾轟的。

因此若有辦法,一定可以拿到相當有價的情報以及對於未來發展有益的社交關係。在場者多半代表者一方勢力,北從挪威協助當地政府處理開放資料的民間機構、或是德國慕尼黑市的政府開放資訊計畫評鑑顧問,還是到肯亞的資訊官員等,關係情報唾手可得,就看你準備好接取這些話題了沒。

所以我才會自掏腰包、投書議題,然後也拿到一點 Wikimedia Foundation 的補助前往。這些都是遊戲規則和形式,在營隊確認的時程較為緊迫之下,免不了自己跳下來處理還是比較快。若是再尋國內管道找補助,到來時可能已是 2014 年,此波風潮早過,對學研單位來說,進場剛好,但對靠著判斷浪進而潮倡議行動者而言,這種時序的落差是完全是阻力。

當然,遊戲規則、利益團體以及參與的形式是否有利於我們想進一步了解 open data 在歐盟諸國和城市的推展狀況,這是事前要好好調查。去這一趟要拿到什麼,雖然看起來跟商業毫無瓜葛,但心理會有想拿到的東西。這是每次去參加會議或是營隊前的基本要求,簡而言之就是效益的評估和利益取得的來回驗證。這套手法在資源相對缺少,或是所代表的團體相對弱勢的狀況下,需要更精細的盤算。

首場一個半小時的揭幕式,由五位主持人輪番上陣演講。每位不超過十五分鐘,這也是多場社群活動在實證後所得之最佳簡報時間。事實上五位講者講什麼我全忘了,但每位所代表的角色以及會場的氣氛,卻是可以嗅出不少氣息。隱約只記得好幾個歐盟國家、城市,或是基金會在當日和十月底之前將陸續發表與開放資料有關的「作為」。Open Data (Government) 的倡議不過幾年,但卻能有一股隱藏的力量在推動著。這些作為可能是 open data portal(資料入口網)上線、open data license(開放資料授權)草案出爐、政治獻金資訊透明化草案列入歐盟大會討論議程(10月25日?)、哪個建基於開放政府資料的服務要測試……等。或是如西班牙政府本月才釋出的公共資訊再利用草案,還是各國權責單位紛紛在美國國務院的號召下,表白謹尊開放政府的立場 (Open Government Partnership)。有一個熱烈的氣氛在環繞著,至少相較於去年的第一屆營隊,這股風潮在檯面上已經是相當活躍。

檯面上的活躍是一種可以善用的情勢,至少我們可以看到台北市政府也在毫無預算的情況下,接受微軟 OGDI 和 Azure 的方案,推出 data.taipei.gov.tw。先不論背後狀況為何,我們在 opendata.tw 也談到了一些看法,但諸君或許不知,新加坡的 data.gov.sg 也是用同樣的解決方案。

以上訊息都是在會議第一天第一個半小時的部分觀察。但這些訊息要成為系統性的資訊,然後落實到本地的作為,前者其實也不是很難,但需要有智庫型的團隊來承接,也可以運用網路協作體系來進展。後者顯然需要投注更多,這包含開發社群關係的營造、基金會運作資金的準備、團隊的招募、志願體系的籌備、媒體關係的搭理、以及不少事務要拉進來考量。




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 : 第 188 期 PaaS:程式語言開發在雲端「Programming in Paas」(下)
標籤: Open Data,   Open Government Data Camp,   Schee,   徐子涵,   Neelie Kroes,   CrisisMap,   Ushahidi,   767,  
分類: 自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