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English
感謝您對「自由軟體鑄造場」的支持與愛護,十多年來「自由軟體鑄造場」受中央研究院支持,並在資訊科學研究所以及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現已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原網站預計持續維運至 2021年底,網站內容基本上不會再更動。本網站由 Denny Huang 備份封存。
也紀念我們永遠的朋友 李士傑先生(Shih-Chieh Ilya Li)。
電子報總覽

電子書雜談

要說今年引人注目的科技發展,大概很難不提到電子書。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之後,電子書今年終於站上新秀舞台,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硬體的進步:電子紙、手機、平板電腦,這些產品現身展售會、發表會,冠上了時尚的妝扮,牽繫著代工訂單以及工作機會,屢屢受到矚目。

在硬體背後,還得有對應的運作模式來支撐:一旦這些可以閱讀電子書的裝置到了消費者手上,如何讓消費者花錢購買(或租賃)內容的平台。(當然,這也包括了,如何刪除消費者先前購得內容的邪惡勾當。)這類平台還會拿來養成社群,增加使用者黏滯力,作為取得個資及行銷的重要管道。

不過本文既不是要討論硬體技術,也不是要討論平台營運,而是要來聊聊這一切真材實料的核心所在─電子書的內容。

曾經有一段時期,出版社對於電子書的想像滯留在「重現紙本閱讀體驗」的階段,不論是在內容呈現上,或者是制定售價時,都以紙本書籍為依據;但是這中間又混雜了矛盾的情結,使得許多出版商擔心電子書閱讀起來會太過方便,遂開始加上諸多限制,包括像是每天祇能複製五個句子、每天只能列印兩頁、不能以程式朗讀內容……這些我們現在熟知的「數位權利管理」手段。實體書可以拿來當枕頭、蓋泡麵,或者在中間挖一個洞藏東西,電子書卻什麼都不行,價格還沒有比較低廉,顯而易見地,這樣的電子書無法流行起來。

後來,開始出現了一些針對閱讀設備與使用情境而設計的文類,像是「手機文學」,賣的是便宜、簡短、適合通勤時閱讀的作品,在手機上網盛行的地區,倒是打出不錯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不是那麼成功的實驗,像是想要利用閱讀設備的多媒體能力,結果製作出來的數位內容把太多的力氣放在圖片切換的轉場特效,卻忽略了筆記、書籤這些「閱讀」會需要的其他功能。消費者或許願意花點小錢換來一次性的快速娛樂,但是花大筆錢卻仍然只能獲得一次性的快速娛樂,市場的反應可就很不一樣了。

https://www.greatamericannovel.com/ 在多年前曾經做了一個「數位書信體小說 (Digital Epistolary Novel, DEN)」文體的實驗,在《親密行為》(Intimacies) 這部小說當中,讀者實際操作虛擬的電子郵件軟體、虛擬的瀏覽器、虛擬的即時通訊軟體,藉此窺視著小說主角;更多年前,國內的漢堂科技也發行過一本《人面蛾》電子小說,採用「文字冒險」的小說文體,隨著讀者介入的選項,引發不同的劇情發展,以及不同的結局。

要說到「冒險小說」的文類,則不能不提 Jane Jensen 著名的《狩魔獵人》(Gabriel Knight) 系列作品。根據 Jane Jensen 本人的說法,這一系列的冒險遊戲並不是遊戲而已,而是一套「說故事的方法」;此系列的前兩部作品《原罪》(Sins of the Fathers)、《心魔》(The Beast Within) 均有出版同名的紙本純文字小說(另外也有前傳漫畫),就是很好的例證。這系列的三部作品採用了大異其趣的「說故事的方法」─《原罪》是「滑鼠點擊」(Point-and-Click) 類型的圖形多線劇情、多重結局冒險,《心魔》是結合真人演出的互動式影片,《聖魔血祭》(Blood of the Sacred, Blood of the Damned) 則是運用 3D 環境,甚至包含了需要用到地形環境來解謎的劇情。這三部作品,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都是對於「電子書」的精采嘗試,也確實多次奠定了經典地位。

不過,上述這些「電子書」模式,對於硬體需求並不低,很難像實體紙本小說那樣隨手帶著走,因此後來鮮少被拉進「電子書產業」當中一併討論。時下這一波電子書浪潮當中,強調的是貼近紙本的顯示效果(及易讀性),又走回了多年前的老路;在新的營運方式例如搭配免費的無線網路、行動上網、能執行第三方應用程式下,這一次是否能夠有所突破還很難說,但是若內容的生產及出版端沒有與時俱進,恐怕不會太樂觀。

近半個世紀前,1960 年代的法國小說家 Marc Saporta 發表了「洗牌小說」(Shuffle Novel) 文類中的經典作品《第一號創作》(Composition No. 1),整部作品沒有裝訂、沒有頁碼,每一頁僅單面印有內容,讀者每次閱讀前,先隨意地洗牌──重新排列內文順序,就會產生迥然不同的主角與劇情。這部「後現代」的作品,用現今流行的說法來講,就是「小說 2.0」,不正是最適合當今電子書閱讀裝置的內容了嗎?按一個按鍵,內容就重新「洗牌」,帶來無窮盡的閱讀享受。(很可惜地,本文撰寫之時,還沒有任何出版社做這樣的事。)

這種出人意外的跨時空呼應,似乎在預告著未來的文字創作,勢必將逐步與科技結合。網頁的出現,讓原本專注在平面創作的藝術家必須開始學習 CSS 規則與 ECMAScript 腳本;Flash 的出現,讓原本專注在動畫繪製的藝術家也要懂得 Action Script。各種藝術的根基、美術的基礎,到了網頁時代,免不了回歸到程式與數學。巴赫的音樂作品,早在十八世紀就見證了這樣的道理;兩百年後,認知科學教授侯世達 (Douglas Hofstadter) 的《歌德爾、艾薛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G 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也從數學開始,描繪了音樂、繪畫、人工智慧、哲學、禪。

幾年後,或許文字創作者就要會在作品內寫些程式腳本,出版商出版「套件」,OSSF 最常被問的問題則是「我的散文含有程式碼,應該用創用 CC 還是 GPL?」




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 : 第 144 期 2010 年 2 月的近期瀏覽器 JS 測試比較

分類: 自由專欄